棄牌權益的價值 - 實驗
- Tombos21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“棄牌權益”(Fold Equity)在撲克社群中是一個模糊的術語。首先,它是一個期望值(EV)方程式,而不是權益(equity)方程式。棄牌權益的經典定義是:EV = (對手棄牌的頻率 x 底池大小)。
然而,這個定義忽略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——棄牌權益是相對於您的手牌而言的!
換句話說,讓對手棄牌獲得的價值取決於他們的棄牌範圍(folding range)與您的手牌如何互動。如果您只迫使您完全壓制的牌棄牌,您真的獲得了什麼嗎?
本文將通過實驗和測量探討這個概念。最終目標是為您提供一個更具體的方式來思考棄牌權益的相對價值。
我們將涵蓋三個不同的實驗:
翻牌棄牌權益分析
轉牌棄牌權益實驗
河牌玩具遊戲實驗

按鈕位(BTN)開牌,大盲(BB)跟注,翻牌(flop)是A22tt(tt = 雙色,two-tone)。
為什麼最弱的低對(underpairs)更傾向於下注?

讓我們複製大盲的棄牌範圍,並將其放入權益計算器(equity calculator)。以下是我們的低對對他們棄牌範圍的權益:

結果:較高的低對不會迫使能超車(outdraw)它們的權益棄牌,因此詐唬(bluff)的動機較低。
KK對棄牌範圍有98%的權益,因此這手牌的棄牌權益價值幾乎為零,相對於檢查(checking)。您只迫使您完全壓制的牌棄牌。這手牌沒有產生棄牌的動機,只能通過讓更差的牌跟注(call)來獲利。
另一方面,33對棄牌範圍只有76%的權益,因為我們迫使許多能超車我們的對子的超牌(overcards)棄牌。因此,33的棄牌權益價值更高。這手牌從產生棄牌中獲利更多。
結論:棄牌權益的價值影響您下注的動機。更脆弱的口袋對(pocket pairs)更傾向於下注。

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轉牌(turn)場景。這裡是按鈕位對大盲,牌面是K♦8♥2♥9♦。
按鈕位開牌,大盲跟注
按鈕位續注(cbet)33%底池,大盲跟注
大盲在轉牌檢查,行動到按鈕位,可選擇下注90%底池或檢查
在這個實驗中,我們將改變大盲檢查-加注(check-raise)詐唬的強度,並觀察其對我們回應的影響。我們將看三個場景:
博弈論最優解決方案
大盲(BB)被節點鎖定為以強價值手牌和強聽牌進行檢查-加注(check-raise)
大盲被節點鎖定為以強價值手牌和完全垃圾手牌進行檢查-加注
基準(博弈論最優,GTO)
這裡我們看到轉牌上的默認GTO Wizard策略。

過於極化(詐唬過弱)
現在讓我們節點鎖定(nodelock)大盲的檢查-加注詐唬範圍。我們保持價值範圍(兩對以上,two-pair+)不變,但移除所有詐唬/聽牌(draws),並用43o替換。43o大約有5%的權益,接近純粹詐唬(pure bluff)。

如您所見,按鈕位回應是跟注所有牌。此外,我們從不需要加注,因為沒有動機試圖迫使43o棄牌。這手牌對我們的範圍沒有權益。加注只會捐獻給大盲的堅果牌(nutted hands),並迫使完全的空氣牌(airball bluff)棄牌。
過於聽牌重(詐唬過強)
接下來,讓我們增加大盲詐唬的強度。我將他們的詐唬範圍向上調整,包含許多對我們範圍頂端有很好權益的強聽牌(strong draws),而不是GTO範圍。

按鈕位現在以加注/棄牌(raise/fold)策略回應這個檢查-加注,選擇從不跟注。這是因為大盲的詐唬太強,降低了跟注的價值。此外,我們更有動機試圖迫使這些強詐唬棄牌,這些詐唬對我們的繼續範圍(continuing range)有不錯的權益。
結果
這個實驗顯示,加注的價值直接與棄牌權益的價值相關。
如果對手的詐唬(定義為對加注棄牌的手牌)太弱,棄牌權益的價值降低。最優回應變成跟注/棄牌而不加注。唯一有加注動機的手牌是那些能對對手的價值範圍極化的手牌(polarize over the villain’s value range),如果您跟注範圍夠廣,即使這些價值手牌也更傾向於慢玩(slow play)。
相反,當他們的詐唬對您範圍頂端有過多權益(例如,加注太多強聽牌),棄牌權益的價值急劇增加。這鼓勵加注/棄牌策略,即使我們有時會全進(jam)到更強的手牌。

基準:英雄的範圍
非位置(OOP)被節點鎖定為檢查,包含:
1組77(堅果牌,nuts)
1組9d8d(堅果牌)
12組43o(詐唬,bluffs)
結果:位置內(IP)範圍檢查回來(rangechecks back),因為迫使43o棄牌沒有價值。這是有道理的,因為43o對英雄的範圍有0%權益。因此,下注只會迫使更差的牌棄牌並被更好的牌跟注。這對英雄範圍中的每手牌都適用。


現在讓我們將非位置的43改為32,這手牌對英雄的範圍有45%的權益。
結果:英雄超過一半的時間在下注。


結論:當我們增加棄牌權益的價值時,我們詐唬的動機增加。
結論
棄牌權益的價值是每個決策點需要考慮的基本動機。如果您的對手棄掉對您的範圍毫無價值的牌,那麼相對於檢查(checking),您實際上沒有獲得任何東西。
在翻牌分析中,我們看到棄牌權益影響哪些低對(underpairs)更傾向於下注。
在轉牌實驗中,我們看到增加對手詐唬的強度(villain’s bluffs)促使我們選擇棄牌/加注(fold/raise)而非跟注。降低對手詐唬的價值促使我們選擇棄牌/跟注(fold/call)而非加注。
在河牌玩具遊戲中,我們看到對完美極化範圍(perfectly polarized range)我們永遠不想下注。如果我們增加對手範圍底部的權益(equity),我們更有動機詐唬他們放棄那手牌。
總之,在決定下注時,您需要考慮對手的棄牌範圍的價值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