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Patrick Howard: MOBIUS 11 (三大理論)

撲克理論的三大支柱:期望值、最小防守頻率與最佳詐唬頻率

在我看來,期望值(EV)、最小防守頻率(MDF)和最佳詐唬頻率(OBF)是撲克理論中最核心的三個概念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所有撲克課程的開頭都會教授這些內容;我認為它們是教導學生幾乎任何撲克策略的基礎和先決條件。


在求解器 GTO Wizard(solver時代,玩家可以通過研究求解器的輸出來提升技術,而不一定需要深入理解這些概念,但這種學習方式多半是靠記憶。如果您僅僅研究求解器輸出,而不理解其背後的基本原理,您將很難在實際牌局中獨立思考並應對變化。


預期價值(EV)

每位撲克玩家都應該掌握基本的期望值計算。任何EV計算都遵循以下固定公式:

EV=(贏的機率×預期贏得的金額)−(輸的機率×預期輸掉的金額) \text{EV} = (\text{贏的機率} \times \text{預期贏得的金額}) - (\text{輸的機率} \times \text{預期輸掉的金額}) EV=(贏的機率×預期贏得的金額)−(輸的機率×預期輸掉的金額)

其中,贏的機率 + 輸的機率 = 100%。


範例

您在河牌圈持有一手純詐唬牌,並下注3/4底池大小,試圖偷取底池。如果您的對手有60%的機率棄牌,您的期望值是多少?

  • 贏的機率:60%(對手的棄牌頻率)

  • 預期贏得的金額:1個底池大小的下注(PSB,即底池中的死錢)

  • 輸的機率:100% - 60% = 40%(對手的防守頻率)

  • 預期輸掉的金額:0.75 PSB(您的下注金額)


EV=(0.6×1)−(0.4×0.75)=0.6−0.3=0.3 PSB


答案:您的EV為0.3 PSB,即底池的30%。

這次詐唬顯著地+EV(因為對手的棄牌頻率高於最小防守頻率)。


注意:EV計算可以包含兩個以上的項,但所有項的機率總和必須等於100%。

最低防禦頻率(MDF)

最小防守頻率是指防守者必須跟注或加注的頻率,以防止攻擊者的詐唬在真空環境中自動獲利。如果玩家恰好以MDF防守,對手的詐唬將持平(0 EV)。

面對河牌下注的最小防守頻率可使用以下公式計算:

MDF=1/(1+b)

其中,b 是以底池大小下注(PSB)為單位的下注大小。


範例

您在河牌圈持有一手純詐唬牌,並下注2個底池大小,試圖偷取底池。您的對手的最小防守頻率是多少?

MDF=1/(1+2)=1/3=33%

答案:對手的MDF為33%。如果對手恰好棄牌33%,您的詐唬將持平;如果他棄牌超過33%,您的詐唬將+EV;如果他棄牌少於33%,您的詐唬將-EV。


注意

  • MDF常被表示為“1 - α”,其中α是棄牌頻率(alpha)。

  • MDF是一個比現實更簡化的模型。實際上,真正的博弈論最優(GTO)防守並不會讓攻擊者的詐唬在真空環境中無所適從,而是相對於Check而言無所適從。

  • 因此,在 GTOw (解牌器) 中,所有河牌線路的最終防守頻率會略低於MDF,通常低約5%(依下注大小而異)。在某些線路中,防守頻率甚至更低。

  • 此公式僅適用於河牌圈,不適用於翻牌圈或轉牌圈。在求解器出現之前,沒有人能準確知道前河牌圈的MDF,但一些玩家能夠相當精準地估計。


參考表

以下表格列出了不同河牌下注大小的最小防守頻率:

下注大小 (PSB)

MDF (%)

0.33

75%

0.5

66.7%

1

50%

2

33.3%

4

20%

許多撲克玩家過於死板地研究理論,沒有花時間研究當對手偏離GTO策略時的影響,因此錯過了一些數學上的寶貴洞見。


例如,下表顯示當對手防守頻率比MDF低5%時,詐唬的EV(以PSB為單位):

下注大小 (PSB)

MDF (%)

防守頻率 (MDF-5%)

詐唬EV (PSB)

0.33

75%

70%

0.033

0.5

66.7%

61.7%

0.058

1

50%

45%

0.05

2

33.3%

28.3%

0.067

4

20%

15%

0.08

如表所示,當對手過度棄牌5%時,詐唬的EV隨著下注大小增加而上升。這是因為隨著下注大小增加,MDF減少,相對來說,過度棄牌5%對大額下注的影響更顯著。

最佳詐唬頻率(OBF)

最佳詐唬頻率(也稱為詐唬對價值比)是指玩家必須詐唬的頻率,以使對手的詐唬攔截者在真空環境中持平(0 EV)。OBF本質上是防守者獲得的底池賠率,這是下注大小的函數,同時也等於防守者跟注所需的最小權益。

若您不熟悉底池賠率的概念,建議先查閱相關文章進行學習。

面對河牌下注的最佳詐唬頻率可使用以下公式計算:

OBF=b/(2b+1b)

其中,b 是以PSB為單位的下注大小。


範例

您的對手在河牌圈下注1/2底池。他的最佳詐唬頻率是多少?

OBF=0.5/(2×0.5+1​)=0.5​/2=25%

答案:對手應在25%的情況下詐唬。如果他恰好詐唬25%,您用詐唬攔截者跟注時將持平;如果他詐唬超過25%,您的跟注將+EV;如果他詐唬少於25%,您的跟注將-EV。


注意

  • 此公式僅適用於河牌圈。隨著手牌中剩餘街數增加,OBF會隨之上升。

  • 此公式假設下注者的範圍僅包含堅果牌和空氣牌,而您的範圍僅包含純詐唬攔截者。現實中,雙方範圍會包含更多中等實力的牌,但這個簡化模型仍具備很強的參考價值。


參考表

以下表格列出了不同河牌下注大小的最佳詐唬頻率:

下注大小 (PSB)

OBF (%)

0.33

14.3%

0.5

20%

1

33.3%

2

40%

4

44.4%

值得注意的是,4倍底池超池下注的OBF僅比2倍底池下注高4%。這是因為底池賠率是一個漸近關係,隨著下注大小趨近無限大,OBF趨近但永遠不會超過50%。


以下表格顯示當對手過度詐唬5%時,用詐唬攔截者跟注的EV(以PSB為單位):

下注大小 (PSB)

OBF (%)

過度詐唬 (OBF+5%)

跟注EV (PSB)

0.33

14.3%

19.3%

0.016

0.5

20%

25%

0.025

1

33.3%

38.3%

0.05

2

40%

45%

0.1

4

44.4%

49.4%

0.2

如表所示,當過度詐唬幅度固定時,跟注的EV隨著下注大小增加而上升。大額下注不僅更難防守,也更難保持平衡。

結論

若您能理解撲克理論的這三大支柱,您將能夠在研究任何牌局時,至少在基本層面上掌握博弈論最優策略背後的邏輯。對於職業撲克玩家來說,您應該熟練到能在睡夢中完成這些計算,並記住所有常見下注大小的MDF和OBF。我剛開始玩撲克時,曾將這些參考表寫在閃卡上,貼在顯示器上方以隨時參考。


請記住,不僅要研究這些概念在均衡狀態下的應用,還要測試當對手偏離GTO策略時的結果。這是在牌桌上獨立思考的關鍵,而不是機械地模仿求解器的打法。這也將幫助您更有創意地發現利用對手的機會,而這正是撲克中真正賺錢的關鍵所在。

資源

MOBIUS: EV 計算表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