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理論 (Theory)


獎金模型解釋:解決淘汰賽錦標賽
我們剛剛推出了一項革命性的更新!您現在可以找到針對任何錦標賽格式的博弈論最優(GTO)翻牌後ICM策略,包括經典凍結賽(freezeouts)、衛星賽(satellites)、漸進式淘汰賽(Progressive Knockouts, PKO)、常規淘汰賽(Knockouts, KO)和神秘獎金賽(Mystery Bounties)。

Tombos21
讀畢需時 7 分鐘


納什均衡在ICM場景中的局限性
在撲克錦標賽的複雜世界中,獨立籌碼模型(Independent Chip Model, ICM)在決策中扮演了關鍵角色。然而,當深入探討博弈論(Game Theory)與ICM時,玩家可能會遇到違反直覺的結果,這些結果挑戰了傳統理解。本文旨在探討納什均衡(Nash Equilibrium)在ICM場景中的局限性。

Tombos21
讀畢需時 13 分鐘


續注大小的機制
什麼因素影響翻牌(flop)的續注(c-bet)大小?是棄牌權益(fold equity)、底池籌碼比(SPR)、聽牌權益(draw equity)、極化(polarity)、保護(protection)、堅果優勢(nut advantage)還是範圍優勢(range advantage)?

Barry Carter
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動態下注:GTO突破
動態下注(Dynamic Sizing)是一種革命性的新撲克算法,能在每個決策點自動簡化您的策略,選擇期望值(EV)最高的下注大小!

Tombos21
讀畢需時 5 分鐘


平分牌面的荒誕博弈論
在撲克中,“平分牌面”(chopped board)是指公共牌構成兩位玩家範圍(ranges)中大多數手牌的最佳五張牌組合的情況。這通常被稱為“玩牌面”(playing the board)。平分牌面導致了引人入勝、常常違反直覺的策略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平分牌面的荒誕數學。

Tombos21
讀畢需時 7 分鐘


多路底池的10個撲克技巧
雖然單挑底池(heads-up pot)策略的研究和解釋投入了大量工作,但多路底池(multiway pots)在撲克中仍是一個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領域。多路底池的動態與單挑底池相比,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策略觀念。正如專家玩家Matt Hunt在其多路課程《三個是一群》(Three’s A Crowd)中所說:“多路翻牌後場景與多路翻牌前更相似,而非單挑翻牌後。”

Tombos21
讀畢需時 10 分鐘


撲克組合數學入門指南
組合數學(Combinatorics)是一個用來評估任何特定手牌可能“組合”(combos)數量的專業術語:特定等級和花色的兩張牌的組合。它讓我們能夠回答諸如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持有多少不同版本的AK、哪些手牌更適合作為詐唬攔截牌(bluff-catchers)等問題。

Tombos21
讀畢需時 5 分鐘


棄牌權益的價值 - 實驗
“棄牌權益”(Fold Equity)在撲克社群中是一個模糊的術語。首先,它是一個期望值(EV)方程式,而不是權益(equity)方程式。棄牌權益的經典定義是:EV = (對手棄牌的頻率 x 底池大小)。
然而,這個定義忽略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——棄牌權益是相對於您的手牌而言的!

Tombos21
讀畢需時 4 分鐘
bottom of pag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